兴农评丨农村女防男不养也老了该变成趋传传女势,
三农大小事,尽在兴农评。养女防老 在传统农村观念里,兴农“养儿防老,评丨积谷防饥”是农村男铁律,“生儿子”被当作晚年保障。成趋传女但这一观念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势传转变。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师生调研发现,也该如今,养女防老嫁出去的女儿共同甚至更多地承担起了农村父母的养老责任,出现了所谓的“女儿养老”现象。(据12月26日南风窗) 这种转变并非偶然,而是社会经济发展引发人口流动与家庭结构变化的结果。 少子化和城镇化使得儿子养老面临压力。农村居民生育观念逐渐转变,农村家庭子女数量明显减少,单纯依靠儿子养老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同时,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进城子女难以和老人长期一起居住并承担传统的赡养职责。 农村女性经济地位的提升为“女儿养老”奠定了现实基础。以往女性经济不独立,只能依附夫家,承担给公婆养老之责,许多“养儿防老”的本质是“儿媳养老”。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女性普遍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教育机会,就业机会也几乎与城市女性无差别,有了稳定收入,既改变了自身家庭地位,也为父母养老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国民法典规定,成年子女均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女儿参与养老不是取代儿子的角色,而是基于亲情与家庭伦理的共同担当。女儿的细致入微与儿子的有力扶持相互配合,方能让父母在暮年收获更为周全、暖心的照料与呵护,也有利于促进家庭内部关系的平衡与融洽。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养儿防老”观念已逐渐转变,但“传男不传女”的观念却依旧滞后。如报道的案例所示,在农村,承担着更多养老责任的女儿分得的家庭财产往往比儿子少,耕地、宅基地等分配多以儿子为主体,外嫁女往往难以“分一杯羹”,这不仅有家庭“偏心”的因素,也有以村集体等为代表的乡村社会传统观念的桎梏。 农村“女儿养老”现象是社会文明发展的生动写照,它既反映了社会进步的积极一面,也暴露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唯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构建更为完善、公平且可持续的养老体系,减轻子女的经济负担,推动移风易俗,才能让更多农村老人安享晚年。 作者:方壮玮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华硕推ProArt PA27UCGE显示器 4K160Hz内置校色仪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创逾7个月新低 报6.1521
- 基金等机构扎堆调研 民营医院概念股受追捧
- 信达澳银基金:市场仍处震荡格局
- 春节假期全国揽投快递包裹超19亿件
- 光大银行正研究优先股发行方案
- 中邮基金任泽松:兵分三路“围捕”成长股
- 上期所推进电力期货上市
- 工信部等三部门:实施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三年提升行动,支持符合条件的环保装备项目更新改造|快讯
- 一季度末揽储较平静 银行存款返现大幅缩水
- 贵州茅台去年净利增13.74%
- 基金等机构扎堆调研 民营医院概念股受追捧
- 中华商标协会发布《知名商标品牌评价规范》团体标准
- 人民币走软余波未平 外贸企业不敢接远期订单
- 人民币创两年多最大单日涨幅 双向波动趋势明显
- 5家上市险企公布年报 险企投资收益与保费双升
- 铭瑄推终结者B850M PRO WIFI主板 更强供电扩展售899元
- 基金等机构扎堆调研 民营医院概念股受追捧
- 茶叶蛋:新一代网络炫富神器 你吃得起吗
- 美拟对虚拟货币交易征税
- 搜索
-
- 友情链接
-